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安全,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效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专家解读
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要冲。如果因为知识产权问题而在国家安全领域出现风险,将导致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甚至丧失特定领域发展的主动权。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知识产权与国家安全两者间的关联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紧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应对竞争格局深刻调整时的必然选择,是保障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把握创新领域主动权和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抓手。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知识产权可以作为有力武器,有效应对国际竞争。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为国家安全筑起“铜墙铁壁”。
知识产权捍卫国土和军事安全自主可控。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军事安全是强国之本。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安全保卫能力提升至新的层级;在弹药研究、探月工程、军用大型运输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项目研发中,知识产权可以有效地为技术开发和研制保驾护航。若失去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国土安全技术能力将受损,国家权益直接受到侵害。
知识产权保障经济和科技安全稳扎稳打。知识产权是经济命脉和安全的基本前提,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是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和科技安全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国目前关键技术依赖、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必须重视知识产权,方能准确预判风险,正确作出决策,避免重大损失,维护国家利益。
知识产权夯实人民安全,推进生态和文化安全系统提升。知识产权是维护人民、生态和文化安全的载体,是传承中华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生态资源极其丰富,多元的遗传资源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一旦流失会造成巨大损失。维护人民安全、呵护生态安全、稳固文化安全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备路径。若失去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传承将失去灵魂,直接影响到国家精神延续。
未来,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关键组成,持续为保障各领域国家安全“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之际,保护知识产权与维护国家安全共同发力,对内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可全面防范风险挑战,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必将为保障国家安全储备能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宋炎炎)
各界反响
西电捷通公司总经理、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曹军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协议技术作为抵御网络威胁的基础“盾牌”,一直是各国重点研发及竞争的核心技术,而西电捷通公司从事的正是网络安全协议方面的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指明了方向,给技术创新者注入了强心剂。
我们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投入市场应用需要8至15年时间,整个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比如专利布局、参与国际技术规则制定、市场推广应用等。唯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真正激励企业投入高价值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给我们以极大鼓舞,让企业敢于加大投入技术研发。相信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一定能激发更多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教授 来小鹏
较之其他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创造“多而不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一些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依旧受制于人。当前,我国应该瞄准前沿科技,促进科技成果创造。前沿科技通常直接影响着国际社会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安全,谁拥有前沿科技领域的高质量知识产权,谁就很大程度上拥有了该领域的话语权。当前我国应当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促进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与产出,并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以保护。